2012年3月5日,星期一

恶性通货膨胀和津巴布韦示例

在我学习经济学的旧石器时代,德国20世纪2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是恶性通货膨胀的典型例子。上世纪80年代末,当我在教经济学入门课程时,我会用拉丁美洲的恶性通胀例子,到90年代中期,我可以用苏联解体后的东欧的例子。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怀疑恶性通货膨胀的典型例子将是2007-2009年津巴布韦发生的情况。在仍然年轻的21世纪,津巴布韦可能是唯一一个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的Janet Koech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概述“恶性通货膨胀”在津巴布韦,它出现在全球化和货币政策研究所的年度报告中。

Koech报告说:“从2007年到2008年,当地法定货币损失了超过99.9%的价值。”这是一张臭名昭著的100万亿美元钞票的图片,发行于2009年。这项法案的存在是一出黑色喜剧,因为它代表着对1200万左右津巴布韦人民的经济破坏。


恶性通货膨胀没有精确的定义,但常见的拇指规则是当价格通胀率超过每月50%时发生。如果此速度超过一年,价格将在一年内乘以约130倍。这是津巴布韦的月度通货膨胀率。

津巴布韦经济灾难建立在可怕的经济政策和运气不好。干旱和设计的土地“改革”的组合储存的重要作物等重要作物等玉米和烟草。政府支出几乎不受控制。外国债务安装。然后津巴布韦政府试图通过打印印刷机来解决其问题。


科赫写道:“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问题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到2008年,它们消除了通胀
公民的财富让国家倒退了半个多世纪。195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南罗得西亚的人均为每年151美元(以2005年不变的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这一平均价格降至136美元,抵消了此前53美元的涨幅
年 ...”


恶性通货膨胀会造成经济的异常扭曲。当所有价格都在不断大幅上涨时,比较价格基本上就不可能了,价格机制本身就会崩溃。Koech描述(脚注省略):

“这经济时报报纸在2008年6月13日指出,“现在一条面包的价格相当于十年前12辆新车的价格”,而“一小袋当地出产的咖啡豆的价格不到10亿津巴布韦元”。10年前,这笔钱可以买60辆新车。”在恶性通货膨胀的高峰时期,物价每隔几天就翻一番,津巴布韦人努力保持他们的现金资源不蒸发。企业仍然以当地货币报价,但一天会修改好几次。一名载着通勤者前往哈拉雷的小巴司机仍然用当地货币向乘客收费,但晚上回家时的价格要高一些。他每天三次把当地钞票换成硬通货。

政府在2007年和2008年试图通过控制基本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抑制猖獗的通货膨胀。当局强迫商家——有时是用警察——降低超过规定上限的价格。这很快就造成了食品短缺,因为企业无法以政府规定的价格销售,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商则削减产量以避免损失。人们在加油站和商店排长队等候。当超市的货架空空如也的时候,一个繁荣的黑市在那里以更高的价格交易商品。在后台办公室和停车场,当地纸币的地下外汇市场也迅速兴起
兑换成硬通货的汇率远高于央行的官方利率。一些商品,如汽油,完全用美元或南非兰特进行交易,房东经常接受杂货和食品作为交换租金。”
以下是恶性通货膨胀的一些表现:空荡荡的超市货架(毕竟,任何真实的东西都比恶性通货膨胀的货币更有价值)和黑色幽默。



到2009年初,对津巴布韦货币的信任已不复存在,津巴布韦经济基本上“美元化”了。Koech写道:“当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和美元获得官方地位时,美元成为主要货币。2009年的预算收入和计划支出均以美元计算,2010年的后续预算也以美元计算。据估计,2010年所有交易中有五分之四是用美元进行的,包括大多数工资支付……”


这是过去几百年恶性通货膨胀的耻辱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