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经常账户不平衡

美国经济在去年一直有非常大的贸易赤字。中国和德国等国一直拥有非常庞大的贸易顺差。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
作为一个起点,下面的数据显示了美国、中国和德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弗雷德网站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

当然,没有哪个经济学家会赞同各国应该始终保持贸易平衡的主张。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贸易逆差(意味着从国外进口资本)或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贸易顺差(意味着向国外投资资本)都是有正当理由的。很久以前,标准教科书上的例子是,资本相对充足的高收入国家应该实现贸易顺差,并将资金投资于资本相对稀缺的低收入国家。随着美国经济出现巨额贸易逆差,中国经济出现巨额顺差,这种情况现在完全不存在。

在2012年6月的《金融与发展》中,Mohamed a . El-Erian提供了一篇很好的文章表达了关于巨大而持久的贸易失衡的传统智慧。

“当赤字国家会发现难以继续花费比他们的努力更加困难,最终会出现一点。与此同时,盈余国家会发现他们的持续盈余破坏未来的增长。对于双方来说,失衡将变得不可持续,与对全球经济潜在严重的破坏。......全球失衡最能表现为“稳定的不平衡”。他们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但如果他们这样做,全球经济将继续从与高全球增长,可持续创造的均衡,可持续创造的均衡以及金融合理相关的均衡行驶。

Indeed, where most academics do not differ is in their concern that persistent imbalances expose the global economy to sudden stops in investment flows, as happened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08. At that time funds ceased flowing to emerging markets and sought safe havens like U.S. government securities, which is what happened more recently in Europe. The extreme worries relate to currency fragmentation in Europe and worsening funding condi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Both of these low-probability “tail events” entail catastrophic disruptions, with virtually no country in the world immune to negative spillover effects. Economists also point to mounting risks of currency wars
和保护主义……”
但随着一个人挖掘到贸易失衡的传统智慧,担心它们的确切原因并不像人物一样清晰。对自己的国家和他们自己的国家是非常大的盈余和赤字的模式吗?或者是贸易失衡可能使全球金融危机更有可能成为危险吗?或者是全球化在各国创造了更大和更严格的联系的问题,贸易失衡不是故事的中心部分?Maurice Theptfeld在他的理查德讲座中接受了这些类型的问题,这些问题最近发表于2012年5月的问题美国经济评论。(尽管许多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订阅的方式获得,但AER并不是免费在线获取的。)

OptCELD明确表示经常账户失衡并不总是令人担忧的原因。他写:
“在继续之前,我必须强调,就像”同意成年人“框架索赔一样,一些当前账户的失衡,甚至非常大的,可以在经济基础方面是合理的,并没有对国家或国际经济构成威胁。Such imbalances need not be a symptom of economic distortions elsewhere in the economy, but instead reflect reasonably forward-looking decisions of households and firms, based on realistic expectations of the future. Not all fall into this category, however, and the facts of the case are typically amenable t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witness the debate over the global imbalances of the mid-2000s, notably the US deficit ..." (The Summer 2008 issue of my ow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had a pro and con on the U.S. trade imbalance, with理查德库珀争论美国的贸易赤字是潜在经济力量的合理结果,而且马丁•费尔德斯坦认为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情况,值得关注。)

尽管如此,奥布斯特费尔德提出了对经常账户赤字感到担忧的三个理由。首先,在某些情况下,经常账户失衡可能是潜在经济问题的一个信号;特别是,它可能代表着借贷和信贷的激增,这将助长不可持续的资产市场泡沫。然而,经常账户失衡并不总是预示着不可持续的信贷繁荣,在没有经常账户赤字的情况下,信贷繁荣也可能发生。Obstfeld写:

“多次危机之前都出现过巨额经常项目赤字——智利在1981年,芬兰在1991年,墨西哥在1994年,泰国在1997年,美国在2007年,冰岛在2008年,希腊在2010年,这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但是,时间优先级并不能建立因果关系,而且过去20年的实证文献也没有建立经常账户对随后的金融危机的强大预测能力(特别是在较富裕的经济体)。在一些案例中,即使是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也没有导致危机,如上所述,而且,一些显著的金融危机之前并没有巨大的赤字,包括2007-2009年工业国家的一些银行危机(例如,德国和瑞士)。”

Eptheld的第二个担忧是,当经济接受外资流入时,贸易赤字大规模,使经济易受该资本的“突然停止”。我以前在一个帖子之前做了这一点这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例子。该图表显示了外国资本到美国经济的流入。首先,这首先通过2000年代的外国资本流入如何,作为美国贸易赤字坠入线。但是,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金融危机期间,专注于在金融危机期间发生的事情:金融资本的流入不仅消失了,但实际上变成了流量的时间。外国金融资本的流入自回复以来 - 但美国经济对资本流入的“突然停止”的脆弱性很明显。




奥布斯特费尔德的第三点是,经常账户失衡可能是金融失衡加剧的信号。他写:

“全球失衡是由复杂的总资金流动的多边模式提供资金的,这些资金流动通常比经常项目缺口本身要大得多。这些融资模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常规模小得多的净经常项目余额是否会变得更重要?如果是的话,何时以及如何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总资金流动远小于贸易流动,但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现在的平均规模与贸易流动相当. ...

我还将提出,尽管政策制定者必须继续监控全球经常账户,但这种关注远远不足以确保全球金融稳定. ...[L]巨大的总资金流量
带来潜在的稳定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与全球经济关系不大,如果有关系的话
配置保存 - 投资差异。足够的监督不仅需要
加强了关于全球金融交易总额的性质、规模和方向的信息,但更好地了解了这些流动如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包括
当前账户余额)在世界经济体中,富裕和穷人。“

在结论中,沃尔德写道:“在我的脑海中,最近的危机的教训是,全球化的金融市场提出了我们忽视的潜在稳定风险。与世界的完整市场或”同意成年人“观点相反,当前 -账户不平衡,虽然非常可能受到基础知识和欢迎,但也可以发出宏观经济和财务压力的升高,正如
2000年代中期的情况可以说是这样。历史上规模巨大且持续存在的全球失衡理应如此
来自政策制定者的仔细关注,没有无罪推定。”